zgsxk 发表于 2011-3-1 10:35:52

梨花诗话:拿什么拯救你,有咎无誉的“伪诗人”

梨花诗话:拿什么拯救你,有咎无誉的“伪诗人”

梨花体

  引用大师范曾在CCTV谈《中国诗词之美》的一段话:
    主持人:今天范先生要给我们讲的是中国诗词之美。范先生,请您先开始。
  范曾:好,在我讲以前,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如果讲中国、希腊、德国这三个国家,用一个文艺的形式来象征她们,你们讲这三个国家都应该用哪一个文艺形式来象征她们?我们可以抢答。
  主持人:请举手示意,包括台湾的朋友。
  观众:雕塑。
  主持人:希腊是雕塑。
  范曾:正确。
  主持人:德国。
  观众:德国是音乐。
  范曾:好,正确。那中国呢?
  观众:诗词。
  范曾:好。大家回答得很踊跃,很正确。

    历史的年轮进入了二十一世纪,诗词历经辉煌与磨难走到了今天,她还是那么的“原汁原味”,她依然是那么“高贵优雅”。
她经历了战火的洗礼,她经历了断层的撕裂,她顽强的生命力印证了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诗句所表达的哲理,更体现了诗的境界,诠释了“诗词比兴”,是“以彼物比此物也”的内涵。更揭开了“新潮诗词”是“古梨花体诗”的实质性。有力抨击了那些借“拯救古诗词”的招牌,用践踏“诗词艺术”的诡论,而“招摇过市”的“伪诗人”。
    诗词不是行为艺术。是传承,是国粹。
    如今诗词正经历着“断层”撕裂的痛,诗词界充满了担忧、迷茫,自恋。更有“不学无术”之徒,利用网络,虚造声势,利用“拯救诗词”的牌子,利用广大“渴望学习诗词”的群众,沽名钓誉,误导、歪曲诗词的艺术性、高雅性。用“白开水”浇灌着“渴望学习诗词”的草根。其行为无异于“拔苗助长”,“饮鸩止渴”,是对古文化的摧残与侮辱。
    诗言志,词湄情。诗词是一门系统的“内在修为”文学,是代表我们民族底蕴渊源的名片!不是有了点打油的“天赋”,就可以“狂妄自大”,“唯我独尊”。她需要你“呵护”,需要你“对话”,需要你“孜孜不倦”的学习,需要你“虚怀若谷”,需要你“蓄之既久”,才能够“其发必速”。
    引用《中国诗词之美》的一段对话:
    蒋步葛:我们时代呼唤伟大的诗人,伟大的诗作。请问范先生怎么处理好人品、诗品和文品的关系,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。
  范曾:这个诗人是呼唤不出来的,就像大师呼唤不出来一样。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忽然冒出个人,这人行了。你说在黄宾虹七十岁以前,再呼唤他他也出不来,可他占了个长寿,到了八十岁,辉煌;到了九十岁,不朽的大师。我举黄宾虹的例子就是要告诉年轻人,不要太急于地给自己定个什么指标,哪一年我成名家,哪一年我成大家,哪一年我成了大师,做不到。你越不想这个东西,可能它会接近你;你越想它,你本身就不是内美修能了。所以说我们平心静气地、孜孜矻矻地、朝斯夕斯地、念兹在兹地从事我们所喜欢的事情。记住八个字:一息尚存,从吾所好。
    “一息尚存,从吾所好”!多么的铿锵,多么的高雅。只有具备了如此情操、胸怀的学子,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“诗人”,才能够真正传承、发扬、提炼我们的“国粹”。
    那些靠“投机取巧”,不通过系统学习,努力钻研,仅靠攻击“老干体”的胜利,而“另立山头”的“诗人”,你那“古体梨花诗”的生命力,经不起年轮的风霜,只会在你精心营造的“山寨”里腐烂变臭。最后连一点“酸”的味道都无遗,因为你根本还不具备“酸”的基础!
    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。
当你读懂了白居易的千古诗句,你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,甚至你会痛哭流涕,你会感觉诗词离你是多么的遥远。因为你的“白开水”浇灌,让可以期盼的 “春风吹又生”又多了一道人为的“断层”。
    劝君多“比兴”,切莫再“打油”,你所谓的“现实生活直白诗”只不过是“梨花体诗”的翻版,冠以“古体梨花体诗”的雅号而已。在文学的天地里,永远只能无咎无誉。
    黄金有价,风雅无价。在物欲横流的今天,我们要传承的不仅仅是“诗词”的艺术元素,我们更需要弘扬的是“诗词”的风骨。相信千千万万热爱“诗词”的草根,在盛世的土壤上,一定能迎来“春风吹又生”的绿茵!

来源:网络

zgsxk 发表于 2011-3-1 10:36:02

{:soso_e181:}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梨花诗话:拿什么拯救你,有咎无誉的“伪诗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