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张光国《同凤凰与白狼一起吟唱——首届中国诗歌展优秀作品点评》:人到中年的反思和断语——评谷语《中年的日子在钥匙扣上摇来摆去》 
 
 人到中年的反思和断语——评谷语《中年的日子在钥匙扣上摇来摆去》
 ○张光国
 诗人谷语是四川民族学院中文系的教师,文学硕士,他写的这首名为《中年的日子在钥匙扣上摇来摆去》的诗歌,象他的身份一样很厚实。
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,抓住了几个核心点。
 一是“生活是一个泥团,在手上揉捏\偏了尺寸”。这是诗人对人到中年处境原因的理性认知。岁月的车轮滚滚而过,现在的一切,与在初始点的想往有了很大的区别。一个“泥团”,一个“揉捏”,两个字眼,透露出深深的人生哲思。
 二是“中年的日子,在钥匙扣上摇来摆去”。这是诗人对人到中年生存状态的形象认知。“摇来摆去”,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,多了“唏嘘”,多了“眺望”,多了无限幽深的感慨。诗人发现了母亲“越来越深的皱纹”,父亲“裹进一匹叶子烟”,农谚已“白发满头”,犁已“缺口”,却仍“拖在老牛身后”,还有“贴满风湿膏”的“披着蓑衣的村庄”,这一切都是那么破败和灰暗,折射出诗人内心深深的焦虑和忧伤。
 三是“五分自嘲,三分不甘,二分无奈\足矣”。这是诗人对人到中年现状的无奈认可和自足心理。人到中年,少了初生之犊不怕虎的锐气,可能还有很多想法,却总是被已叫生活禁锢的成见所否定,“一个想法在手指上绕来绕去”,总是找不到突破口和践行点。但是,在这种“夹在石头缝里的生活”中,诗人还是存有知足常乐的心态,只要“有花有月\有家可想”就好了。但又总是夹杂着挥之不去的不甘、落寞和淡淡的感伤,所以,我们看到诗人“拈一片稻田,三钱感伤,煮一壶离愁\看晚霞,一点一点绚烂,一点一点孤独”。
 说这么些,我亦不觉感怀起来。
 原来,我们心意相通,他的诗语“于我心有戚戚焉”。
 
 附:
 
 中年的日子在钥匙扣上摇来摆去
 
 ○谷语
 
 四支粗鄙的木棍支起异乡岁月
 搪瓷茶缸扣住日落时的唏嘘
 中年的日子,在钥匙扣上摇来摆去
 生活是一个泥团,在手上揉捏
 偏了尺寸
 于一根白发上踮起脚尖,眺望
 母亲,挂在药罐上,陷进越来越深的皱纹
 父亲,吊在酒瓶上,晚年裹进一匹叶子烟
 白发满头的农谚和缺口的犁,拖在老牛身后
 披着蓑衣的村庄,贴满风湿膏
 一个想法在手指上绕来绕去
 五分自嘲,三分不甘,二分无奈
 足矣。夹在石头缝里的生活,有花有月
 有家可想
 拈一片稻田,三钱感伤,煮一壶离愁
 看晚霞,一点一点绚烂,一点一点孤独
 
 
 【诗人简介】谷语,原名马迎春,男,汉族,重庆石柱人,80后自由写作者;有诗文数十篇、首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、杂志上,作品入选《中国诗歌》、《2015中国诗选》、《中国诗歌大观》等选本;研究生学历,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,文学硕士;现为四川民族学院中文系教师,主讲《外国文学》、《比较文学》等课程。
 |